蝎赋
译
注
赏 拼
〔唐代〕
李商隐
夜风索索,缘隙凭壁。弗声弗鸣,潜此毒螫。厥虎不翅,厥牛不齿。尔兮何功,既角而尾。
复制
有用
纠错
目录
作品原文
作品简介译文注释创作背景 拼音版
作者简介
作品简介
《蝎赋》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篇咏物小赋。此赋前四句通过描写蝎子的生活习性揭露其害人的手段:在夜色的掩蔽下,潜行于缝隙中,不动声色,伺机螫人,使人防不胜防;后四句借虎、牛两种动物,对蝎子进行愤怒斥责,也对苍天的不公提出质疑。全赋笔锋含蓄,寄意遥深,它继承了六朝讽刺赋的特点,即以批判性的语言着力刻画事物丑与恶的一面,含蓄蕴藉地讽刺时弊。
译文注释
译文逐句翻译
夜风索索(2),缘隙凭壁。弗声弗鸣,潜此毒螫(3)。厥(4)虎(5)不翅,厥(4)牛不齿。尔兮何功,既角(6)而尾。
沉沉黑夜风声淅淅,顺着缝隙贴着墙壁。没有响动也不鸣叫,藏着这个害人东西。那些壁虎不长翅膀,那些耕牛牙不尖利,你呀究竟有何功德,既生双角又长毒尾。
注释
(1)蝎:蝎子,节肢动物,尾部末端有毒钩,能蜇人,多夜间活动。
(2)索索:形容风声。
(3)毒螫:指蝎子。螫,毒害。
(4)厥:其,那些。
(5)虎:一说指壁虎。
(6)角:蝎子口部两侧有一对螯前出头部,状若双角,故云。
创作背景
唐末时期,朝野上下危机四伏,内有宦官专权横行霸道,外有藩镇割据,骄肆跋扈,又有朋党之祸,生民涂炭,社会一片混乱,很多文人学士更受其苦,对此更是无限愤慨。这些都促进了晚唐刺世文学的辉煌。这些讽刺小赋中有部分是讽刺小人的作品,《蝎赋》即是其中一例。据《唐书·艺文志》,李商隐有赋一卷,《蝎赋》收录于《全唐文》及《樊南文集》中,为讽刺型咏物小赋,所讽者为晚唐黑暗社会环境中的奸险狡诈之徒。质之李商隐平生遭际,此赋应该是有感而发。
拼音版
xiē蝎fù赋
yè夜fēng风suǒ索suǒ索,,yuán缘xì隙píng凭bì壁。。fú弗shēng声fú弗míng鸣,,qián潜cǐ此dú毒shì螫。。jué厥hǔ虎bù不chì翅,,jué厥niú牛bù不chǐ齿。。ěr尔xī兮hé何gōng功,,jì既jiǎo角ér而wěi尾。。
作者简介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的诗
562首
夜雨寄北为有花下醉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一座尽惊他日余方追吟连宵侍坐裴回久之句有老成之风因成二绝寄酬兼呈畏之员外·其一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锦瑟忆梅滞雨晚晴
参考资料
[1]魏耕原.历代小赋观止.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426-427[2]王水照.传世藏书·集库·总集7-12(全唐文).海口.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1995.5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