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稀缺性让它的身价水涨船高。平民百姓根本吃不起那贵若金的盐,只能在做饭时象征性地放上一小撮,其余时候就只能以其他调料代替。这种困境一直延续到清朝末期才有了改善。
据说,一位老人在回忆童年时曾这样说:"村子里办喜事,我们这些孩子总会争先恐后地跑到人家门口讨一块咸肉吃。那时候能吃到一点盐味,简直是人生一大乐事。"这个小小的细节,让我们得以管中窥豹,感受古人餐桌那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主食演变:从杂粮到精米白面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可你可能不知道,在漫长的古代历史里,百姓们的餐桌经历了怎样的变革。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小米是人们最主要的口粮。南方人吃不到小米,就拿高粱、芋头、蕨根、橡子果腹。几千年来,杂粮一直是平民百姓赖以为生的主食。即便到了盛世,也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麦类食物。
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两季稻作在宋元时期开始在南方盛行,小麦种植面积也逐渐扩大。古人终于开始告别杂粮,迎来了精米白面的时代。
明代中后期,高产的马铃薯、玉米、红薯从域外传入中原。尤其是红薯,产量高,种植容易,营养价值也不低,很快就成了穷人家餐桌上的常客。
不过即便如此,古代农业生产力低下,再加上沉重的赋税负担,老百姓真正吃到口的粮食其实很有限。
据北宋政治家欧阳修的描述,普通农户辛勤劳作一整年,粮食产量顶多也就够吃个把月,还有相当一部分得上贡朝廷。剩下的日子里,他们只能把筛下来的烂谷子、谷壳,甚至野菜橡子充饥。
吃播?不存在的
现代人习惯了一日三餐,可在秦汉以前,普通百姓一天顶多只吃两顿。一顿在上午9点,叫"朝食";一顿在下午4点,叫"餔食"。条件稍微好点的人家,晚上可能会喝点粥汤,算是个加餐。
之所以只吃两顿,一方面是受当时农业生产力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古人的作息时间与现代不同。没有灯光的夜晚,活动时间很短暂。天一擦黑,大伙儿就该回家睡觉了。
到了汉代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夜市渐渐兴起,饮食习俗才发生了变化。文人墨客们开始彻夜畅饮,留下诸多千古佳句。你瞧,白居易写诗云:"小酌杯中酒,流光夜未央",刘禹锡也曾感慨"一钱任我使,闲事莫来讥"。
欢乐的气氛背后,是骨感的现实。那些菜有肉有,大鱼大肉,美酒佳肴的古装剧情节,跟普通百姓真是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其实,直到民国时期,很多人还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一到荒年,泥巴、树皮都成了果腹之物。1929年,四川发生了一场大饥荒,据说当时竟传出人吃人的流言。虽说饿殍遍野的惨状随着时代进步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但穷苦百姓的悲惨生活却不应被遗忘。
生命线上的外来佳肴
辣椒、胡椒、西红柿、洋葱…这些如今餐桌上的常客,在古代可都是"舶来品"。它们有的价比黄金,有的根本吃不到。
譬如,在唐代,胡椒曾与黄金等价,著名的贪官郑注竟贪污了六十多吨的胡椒。古代的所谓"洋货",真是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奢侈品。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外来食材无异于一道"救命稻草"。当地种植业单一,一遇荒年,饿殍遍野的惨状时有发生。
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商人将包括辣椒、番茄、土豆在内的作物引入中国。尤其是红薯的传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南方地区的粮食短缺问题。
这些新来的作物,逐渐被编织进中华美食的经纬。可以说,外来文明给中国人的餐桌带去了一丝生机,这是值得我们感恩的。
贫贱夫妻百事哀
古代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穷人家的日子,自然也不会太滋润。一个小康之家尚且朝不保夕,更何况那些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呢?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装剧里的夫妻恩爱有加,情深似海。而现实生活中,因为生计所迫,平民夫妻大多聚少离多,甚至形同陌路。
妻子在家操持家务,丈夫常年在外谋生,仅有的相聚时光也往往弥漫着一股怨气。《世说新语》里就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王敦夫妇因囊中羞涩,长期分居。
一次难得的团圆,王敦吩咐妻子烙一个荷叶饼,准备下酒。谁知妻子不仅没有照办,反而冷言冷语道:"囊空如洗,哪里有钱买这些料?大郎,咱就将就点儿吧。"
在柴米油盐的烟火里,爱情的温度渐渐冷却。夫妻生活被现实的重压绑架,每天疲于奔命。没有闲心寻欢作乐,日常相处难免磕磕绊绊。
当然,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虽身处逆境,但世间依然有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爱情佳话,虽是凤毛麟角,却也熠熠生辉。
结语
每一碗米饭,都凝聚着辛勤汗水;每一个年代,都书写着不屈的传奇。从最初的果腹充饥,到追求营养美味,中国人的餐桌经历了几个世纪的变迁。
那硌嘴的谷壳、难以下咽的野菜汤羹,曾经是无数人的苦中之苦。如今,当我们品味着丰盛的饭菜、享受着众多选择时,不妨想一想我们的先辈为生存付出了多少艰辛。
正是一代代祖先辛勤劳作、坚韧不屈,才有了我们今日丰衣足食的日子。吃一口米饭,咽一口菜,都是一种幸福。怀着感恩的心,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这或许就是对先人最好的致敬了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