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人留言说, 我文章不够通俗易懂, 用词也不够口语化, 限制了受众。特意修改了文章结构与用词。由于是初学者, 对于文章的把握还未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若有不当之处, 还请不吝赐教。
本文介绍炉火纯青的词义、词源、炉火何时及为何呈青色。
30s 总结
炉火纯青意为火候到家, 比喻技艺纯熟至完美无瑕之境;
词源主要有「道家炼丹时冒青色火焰」和「青铜冶铸时冒青气」;
炉火温度不同, 火焰的颜色不同;( 常用色温表示, 单位为开尔文温度 )
炉火纯青时, 炉温需 3000℃ 以上;在古代, 这显然不可能, 故炉火纯青的说法源自「青铜冶铸时冒青气」更为合理。
词义
表义
「道家谓炼丹成功时,炉火发出纯青的火焰。」也就是说, 炉火纯青时即为成功之时, 纯青的炉火即为火候到家的标志。
《辞海》、《辞源》做了同样的表义解释2。
引申义
比喻做学问写文章、练技艺等达到纯熟、完美无瑕的境地1。
词源
道家炼丹
广泛流行的说法是, 炉火纯青语出孙思邈的《四言诗》:「洪炉烈火,洪焰翕赫;烟示及黔,焰不假碧 」。大意为炼丹时烟发黑了,火焰就是真的纯青色了。
青铜冶铸
也有人认为炉火纯青的说法来自古代青铜冶铸。在铜锡合金冶铸器兵, 可根据火焰的颜色定时机, 当只冒青气时, 均可以浇铸了。
《考工记》记载 : 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为何只冒青气即可浇铸? : 金属加热时,由于遂发,分解、化合等作用会产生不同颜色的气体。冶炼青铜时,原料中所附着的碳氢化合物会燃烧,产生黑浊的气体;随着炉温的升高,原料中所含的氯化物、硫化物等杂质会产生黄白、青白之气,到只冒青气之时,说明杂质基本去除,可以浇铸了2。
炉火何时纯青?
温度不同, 火焰颜色不同
不同的温度的火焰颜色不同。
火焰颜色不同,是因为电子跃迁时形成光波,光波濒率不同,从而显示出的颜色也不相同1。
常用色温来定义光源的颜色, 以开尔文温度 ( K ) 表示。
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3。
低温时色温偏红, 随温度升高时而转蓝。下图是精确的热黑体色度表4 :
炉火与炉温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 炉火与炉温的关系如下1 :
当温度在 500℃ 以下时,火焰呈现红黑色;
当继续加热温度上升到 700℃ 以上时,火焰由暗红色变为紫红色,再由紫红色变为红色,即通常说的“炉火通红”;
当温度上升到 800℃~900℃ 时,火焰便由红色变为橙黄色;
当温度达到1200℃时,火焰越来越亮就由黄色变为白色了,这时是人们所说的“白热化”;
当温度升到 3000℃ 以上,那时火焰由白色变成蓝色,就叫纯青色;
写在最后
要想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温度要达到 3000℃, 在古代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而, 炉火纯青的说法来源于「青铜冶铸时冒青气」比「道家炼丹时冒青色火焰」更为合理。那么, 炉火纯青的说法是古代科学的总结, 而非迷信。
End
感谢阅读。
相关阅读 :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为何不管的是「三七二十一」?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古之察物未精, 今为人间美谈
徒言滴水能穿石, 可知顽岩因何开?
飞蛾扑火?并非自取灭亡, 也非追逐光明, 而是迷失在人造光明中
破茧成蝶的「蝶」是「蛾」, 蝶与蛾的差异及破蛹成蝶 ( 蛾 ) 的过程
References
[1] 李金华.“炉火纯青”——成语中的科学[J].化工之友,2001(12):50.
[2] 倪尔爽.“炉火纯青”探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1994(06):34.
[3] 色温. 维基百科.
[4] Colour-temperature